政府信息公開
富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富錦市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今年以來,富錦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法治政府建設,不斷開創全市法治政府建設新局面,現將我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2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深化體系建設,規范行政權力在法治軌道運行
一是強化自身建設。年初以來,政府常務會議通過PPT、專題匯報、專家講解等多種形式開展會前學法12次。全市協調上級立法調研15次,有序加強法規科學性、實效性。制發規范性文件9個,均嚴格履行制發程序和報備程序,認真落實合法性審核、征求意見、集體談論決議、對外公布等程序,并及時向富錦市人大常委會、佳木斯市司法局進行報備。
二是規范重大決策。印發《富錦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明確科學民主決策過程,建立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制度。在決策過程中,充分采納政府法律顧問意見,“三重一大”決策均需通過市委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決策啟動公開透明,嚴格遵循國家、省、市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通過富錦市政府網站、各部門新媒體、市政公告欄等方式予以公開,確保決策科學、內容合法、程序規范、過程公開、責任明確。嚴格文件審批程序,由秘書室制發、文書室保存歸檔。
三是公正文明執法。在政府門戶網站建立富錦市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平臺,全面梳理行政執法部門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對不符合執法條件的人員進行清理,所有執法人員均參加崗前培訓,統一考試,持證上崗,規范公正文明執法。2022年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考試已通過178人,已申領電子執法證件。積極開展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深入推進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等三項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行政執法監督制度,加強對行政執法結果公示的監督指導,進一步促進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動改革落地見效。實行生態環境領域案卷自查,指導各執法單位進行內部自查,對行政執法行為進行回溯,及時發現行政執法薄弱環節,改進執法工作。執行市場包容審慎監管制度,指導各執法單位依據省、佳木斯市級“四張清單”,對可適用《行政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不予處罰行為、減輕處罰行為、從輕處罰行為、不予強制實施行為責令改正,給予企業改過自新的機會。第一批“四張清單”2252項、第二批“四張清單”107項均已梳理完成,保證全省同一事項統一執法。
四是推動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成立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由政府主要領導牽頭抓總協調。按照“事編匹配、按需調劑、優化節約”原則,通過額外招錄補充辦案人員缺口,并將每年4萬元行政復議工作經費、2萬元行政應訴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目前,全市行政復議案件由富錦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局統一受理。2022年共受理行政復議案件4件,全部審結,其中糾錯2件,成功化解行政爭議,用實際行為貫徹“復議為民促和諧”的工作理念。
(二)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和諧高效的新型政商關系
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向基層延伸,切實提升基層政務服務效能,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二龍山鎮作為重點鎮已成立行政審批辦,集中辦理審批服務事項,按照“便民利企、應進必進”原則,依托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將鄉鎮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范圍。完成黑龍江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平臺1287項事項編制工作,明確許可條件、申請材料、中介服務、審批程序、審批時限、收費等內容,除涉密和特殊要求的事項外,實現“應進必進”。
二是優化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立2個綜合窗口,由各部門“各自接件、各自審批、各自出件”向“綜合窗口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綜合服務模式轉變。持續推進政務服務線上便利化,線下集成化,線上線下有效結合,實現政務服務線上“一張網”,線下“一扇門”,打造政務服務“一站式”審批服務模式。
三是加強政府信用建設。在富錦市人民政府網公布富錦市行政審批信用承諾制事項清單40項,其中容缺式受理事項7項,告知承諾制事項24項,承諾即換證事項8項,承諾即開工事項1項,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執行落實。主動開展政務承諾,簽訂政務誠信承諾書,并將誠信承諾報送至市信用信息平臺、富錦市政府網站等進行公開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我市政府機關已公示90家;事業單位已公示266家;共計公示公職人員4656人、市場主體6598家、行業主體32家。
四是開展“雙隨機”抽查。統籌制定富錦市2022年部門聯合抽查計劃6項,檢查市場主體23戶;市場監督局制定內部抽查計劃28項,檢查市場主體258戶。所有抽查任務應用黑龍江省事中事后綜合監管系統,均已派發并匹配執法人員,將執法人員132人全部錄入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及時更新執法人員信息,建立“雙隨機、一公開”執法人員動態管理機制。召開2022年度富錦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聯席會議,深入推行公平競爭審查內部特定機構統一審查機制,落實公平競爭審查抽查機制、重大政策會審制度和公平競爭審查回應及舉報機制。利用條幅及各大屏幕進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的宣傳,同時開展了相關人員的業務培訓學習。
(三)守牢法治底線,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
一是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加快建設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明確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大格局。13家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散點支撐、280個村屯(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星羅棋布的“縣區(市區)—鄉鎮(街道)—村居(社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實現場所全部掛牌,做到有場所、有人員、有標識,實體平臺建成率高達100%。建立公共法律服務企業微信群280個,分批次組織全市356名公共法律服務工作人員入駐佳木斯市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立村(居)法律顧問工作群83個,開通12348法律服務熱線,率先打造并聯通社區矯正點名督查系統、指揮中心,做好視頻監控全覆蓋工作,搭建起“橫向到底,縱向到邊”公共法律線上服務立體網絡。深化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法律咨詢、綜合服務、公證服務等5項重點服務職能,累計接待公共法律咨詢4000余人次,熱線1300余次,承辦法律援助案件96件、辦理公證911件,著力打通共治共享“神經中樞”。
二是化解矛盾糾紛。全面落實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完善人員分類管理,規范司法權力運行。采取定期排查和重點排查相結合的措施,村(社區)周排查、鎮(街道)月排查的制度,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分布廣泛的網絡優勢,對婚姻家庭、鄰里、生產經營、山林土地等傳統矛盾糾紛多發領域開展定向排查,全年排查矛盾糾紛403次,調解594件,調解成功533件。
三是維護社會穩定。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總要求,結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部署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二十條”“新十條”要求,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對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政策措施進行修改完善。目前,我市政策措施與上級保持一致,堅決杜絕禁止“層層加碼”“一刀切”,確保最新防控方案貫徹落實。公安局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今年辦理涉疫案件行政案件8起,行政拘留10人;打擊“黃賭毒”刑事案件27起37人、行政案件107起400人;“食藥環”刑事案件30起34人;尋釁滋事刑事案件6起14人、行政案件10起11人,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保障人民群眾的社會安全感。組織政府和安委會成員單位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25份。與各鎮、20家重點企業均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按照年度執法檢查計劃,持續開展安全生產檢查。組織危險化學品、工貿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截至目前,52家企業已創建完成標準化工作。
二、2022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工作開展不平衡,少數部門單位對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對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專題研究不多,成效不明顯。二是統籌協調不到位,雖然建立了協調溝通工作機制,但貫徹執行還不到位,有關參加單位與牽頭單位對接溝通的不及時,相互協調一致推進工作力度不夠,影響了整體效果。三是工作任務啟動緩慢。相當一部分工作需要頂層設計,等待上級制定出臺相關措施后方可啟動。四是業務素質不過硬,專業法治人才緊缺,現有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人員對國家、省和佳市一些政策研究不透徹、掌握不精準,能力不足,本領恐慌。
三、2022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一是深入開展專題研究部署。年初,通過市委常委會會議|市委常務委員會會議、政府常務會議、人大常委會議專題聽取2021年度法治政府、法治建設工作匯報。依據上級文件精神和本地實際,制定下發2022年度法治富錦、法治社會2項責任分工實施方案,為法治建設工作在我市落實落地奠定基礎。將法治建設工作納入2022年度全市重點工作任務,通過八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調度部署法治建設工作,審議通過法治政府責任分工實施方案,規范和優化各協調小組運行。
二是嚴格組織干部述法考核。全面推進領導干部年度述法工作,并以文件形式固化述法制度。市委、市政府、各單位主要領導全部采用書面述法形式,由專題會議聽取匯報。由市委組織部牽頭,市司法局負責對全市各單位法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定打分,分值按比重計入富錦市科級領導班子考核總分,并作為考核結果應用的重要依據,進一步推進富錦市法治政府創建,規范法治建設工作。
三是多措并舉加強法規落實。嚴格執行黨內規范性文件的合法合規性審查工作,向省委辦公廳備案黨內規范性文件7件、向佳木斯市委辦公室備案10件。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點內容納入《2022年全市基層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當中,制發黨內法規專題參閱1期,并由市委班子成員到各鎮、各單位巡回宣講黨的二十大、十九屆六中全會、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佳木斯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及相應黨內法規,推動法治建設責任制落實。
四、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是強化法治教育。構建領導干部法治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提高黨員干部、特別是農村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促使他們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村發展,化解農村矛盾,維護農村穩定;大力開展干部職工法治教育學習,提高干部職工對全面推進法治建設工作的必要性、長期性的認識,增強干部職工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二是強化統籌協調。積極與上級部門和同級機構對接溝通,在成果交流、信息報送等方面加大協作配合力度,切實增強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強化執法培訓。通過組織線上學習、舉辦線下培訓等形式,提升行政執法人員的專業法律知識、證據收集、法規運用能力,夯實依法行政的基礎;通過行政執法案卷評查、依法行政評議、第三方評議等形式,對行政執法行為加強指導監督,及時發現行政主體在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促進行政執法規范化。
富錦市人民政府
2023年1月10日